使用攜帶式 X 射線探傷機時,在操作前、操作過程中以及操作后都有許多需要注意的事項,以下具體介紹:
操作前
人員資質與培訓:操作人員需要經過專業培訓,取得相關的射線探傷資格證書,熟悉探傷機的工作原理、操作方法和安全注意事項。同時,要定期參加復訓和安全培訓,以更新知識和技能。
設備檢查:檢查探傷機的外觀是否有損壞,如外殼有無裂縫、變形,陶瓷管是否有破損等。確保各部件連接牢固,無松動現象,線纜無破損、斷裂。檢查射線管的冷卻系統是否正常,冷卻介質是否充足。
環境評估:選擇合適的探傷場地,場地應寬敞、通風良好,周圍無易燃、易爆物品和強電磁場干擾。在室外作業時,要注意天氣情況,避免在雨、雪、大風等惡劣天氣下使用。根據探傷機的輻射強度和工作時間,劃定安全區域,設置明顯的警示標志,防止無關人員進入。
操作過程中
正確操作:嚴格按照探傷機的操作規程進行操作,先接通電源,預熱設備,然后根據被檢測物體的材質、厚度等參數,調整合適的管電壓、管電流和曝光時間。在曝光過程中,操作人員應站在安全距離以外,通過遙控裝置或屏蔽室進行操作,嚴禁直接用手接觸射線管或在射線束方向停留。
輻射防護:操作人員需要穿戴好個人防護用品,如鉛衣、鉛帽、鉛手套、鉛眼鏡等,確保身體各部位得到有效防護。在操作過程中,要隨時注意輻射劑量監測儀的讀數,如發現劑量異常升高,應立即停止操作,查找原因。
安全裝置檢查:探傷機的安全聯鎖裝置、警示燈等安全設施應始終保持正常工作狀態。在操作過程中,若安全裝置出現故障,應立即停止使用設備,進行維修,嚴禁在安全裝置失效的情況下繼續操作。
通風散熱:在探傷機工作時,要確保設備的通風散熱良好,避免因過熱而損壞設備或影響射線輸出的穩定性。如果設備出現過熱報警,應立即停機,待冷卻后再進行檢查和操作。
操作后
設備關閉與清理:操作結束后,先關閉探傷機的電源,等待設備完全冷卻后,再進行清理和收納。清理設備表面的灰塵和雜物,將線纜整理好,放入預定位置。
輻射監測:使用輻射劑量監測儀對探傷區域和設備周圍進行輻射監測,確保輻射劑量在安全范圍內。如發現輻射劑量超標,應及時采取措施進行處理,如查找泄漏源、進行屏蔽等。
設備維護與保養:定期對探傷機進行維護保養,包括清潔射線管、更換易損件、校準劑量儀等。按照設備制造商的建議,定期將探傷機送到專業機構進行檢測和校準,確保設備性能始終符合要求。
記錄與報告:詳細記錄探傷機的使用情況,包括操作時間、管電壓、管電流、曝光時間、檢測對象等信息,以及操作過程中出現的異常情況和處理結果。根據檢測任務的要求,及時出具探傷報告,報告內容應準確、完整。